2023 药物研发创新大会(CDDI)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们付费参加CDDI大会可获取免费参加2023亚洲大会的机会2023亚洲大会作为转化科学中尤为重要的分支...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主持人Jon Jon 2023 药物研发创新大会(CDDI)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们付费参加CDDI大会可获取免费参加2023亚洲大会的机会2023亚洲大会作为转化科学中尤为重要的分支... 

2023 药物研发创新大会(CDDI)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们付费参加CDDI大会可获取免费参加2023亚洲大会的机会2023亚洲大会作为转化科学中尤为重要的分支... 

2023-11-10 17:35|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来源:雪球App,作者: E药经理人,(https://xueqiu.com/3483303916/260850804)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们

付费参加CDDI大会可获取免费参加2023亚洲大会的机会

2023亚洲大会

作为转化科学中尤为重要的分支,医学创新的转化研究备受瞩目,这是需要多方投入的跨学科科学和工程。每一个环节,每一个参与方不仅不可孤立而行,还需力促各方在不断发展和变化的大环境和生态系统中交换经验,资源互惠,彼此协作,最终实现创新和成功转化。因此,无论是在海外还是在国内,从国家战略到省市产业布局,均有相关扶植政策和指导意见促进转化医学研究。

药物研发创新大会(CDDI)在昌平区人民政府指导下,由迪亚恩和未来科学城管委会(生命园管委会)联合打造,专注于药物发现、早期研究和转化医学等内容,为国内创新企业、跨国药企、科研院所、医院科研处、创新中心、孵化器、产业园、监管机构等深切关注药物研发源头创新和转化的企业或机构,提供知识分享平台与潜在合作机会。

CDDI大会旨在为各方在基础科学研究和临床需求之间构建平台,填补基础研究与临床实践之间的脱节,助力科技与医学之间创新体系的建设,提升早期转化和早期研究能力,提高高水平基础研究应用于医学研究和药物研发的转化率,推动其实用价值与经济价值,使患者获益的同时,促进研究机构和企业的发展,促进整体医疗水平的提高,真正实现科技造福于民。

2023 CDDI主要内容由三大专题组成

专题一

新靶点、新技术

AI 和生物信息助力靶点和药物发现

创新药发现和递送平台技术

类器官助力转化医学

细胞基因治疗

专题二

非临床与临床转化

转化安全支持临床研究

临床前安全性评价设计

产学研医结合开发放射性药物中挑战与机遇

伴随诊断同步开发的现状与挑战

专题三

早期临床研究

早期临床研究挑战

产学研合作模式探讨

抗肿瘤药物早期临床研发中剂量探索

对话:科学洞见,拨云见日——论成熟靶点非肿瘤药物临床开发

大会联席主席

王兴利 博士

复星医药全球研发中心负责人,创新药事业部联席CEO

李海燕 主任医师,教授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药物临床试验机构主任

组委会成员

陈晓媛 博士

清华大学医学院临床试验中心行政主任、研究员

黄旭 博士

强生(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强生创新孵化器JLABS上海科学合作负责人

李改玲 博士

Certara 中国首席科学官

全球综合药物开发部高级副总裁

李劲彤 医学博士

中日医院药物临床试验研究中心

副主任

I期临床试验中心主任

刘宁姝 博士

星浩澎博公司董事长

复星医药全球研发中心联席CSO

沈浩 博士

复星凯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官

沈宏 博士

罗氏高级副总裁

罗氏中国创新中心负责人

苏欣莹 博士

辉瑞(中国)研发转化医学和伴随诊断负责人,高级总监

王正 博士

南京思锘新药研发有限公司CEO

解建勋 博士,DABT

杨森研发非临床与转化安全中国负责人

郑以 博士

复星医药全球研发中心COO

张菁 博士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抗生素研究所副所长

华山医院药物临床试验机构

常务副主任、I期临床研究室主任

目标听众

药物早期研发科学家、大学院校教授、科研院所学者、基础研究者

临床研究中心、转化医学中心、医院科研处

精准医学、伴随诊断企业

制药公司、生物技术企业管理者,初创企业创业者、决策者、法规、专利、市场负责人

早期研发新技术、新设备、服务和解决方案供应商、AI技术开发/服务

监管机构

政府生物医药园区建设者

投资人、投资公司

律师和专利代理人

会议日程一览

9月14日 星期四

09:00-12:00

开幕式全体大会

大会联席主席致辞

领导致辞

龚维幂

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

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副主任

主旨演讲

主旨演讲一 | 以临床价值为导向的药品审评审批制度改革创新

孔繁圃

清华大学首席研究员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原主任

主旨演讲二 | 基础研究助力创新抗病毒药物研发

李文辉 博士

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NIBS)资深研究员

清华大学生物医学交叉研究院教授

巴鲁克·布隆伯格奖获得者

开幕特别论坛 | 协同政产学研医,构建创新生态圈

主持人

李海燕 主任医师,教授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药物临床试验机构主任

嘉宾

高晨燕

昌平国家实验室领衔科学家

龚维幂

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

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副主任

沈宏 博士

罗氏高级副总裁

罗氏中国创新中心负责人

宋瑞霖

中国医药创新促进会执行会长

王兴利 博士

复星医药全球研发中心负责人

创新药事业部联席CEO

肖瑞平 博士

北京大学讲席教授

未来技术学院院长

13:30-15:00

分会场101 AI 和生物信息助力靶点和药物发现

分会场主持人

刘宁姝 博士

星浩澎博公司董事长,复星医药全球研发中心联席CSO

沈宏 博士

罗氏高级副总裁,罗氏中国创新中心负责人

单细胞测序

张泽民 教授

北京大学生物医学前沿创新中心(BIOPIC)主任,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

AI靶点挖掘及药物设计

刘维

百图生科CEO

AI for science 新范式打造新一代药物设计解决方案

范梦奇

深势科技生物医药副总裁

B类GPCRs新型小分子药物靶点的偏向性激活机制

赵丽华 博士,研究员,硕士生导师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原创新药研究重点实验室

分会场201 现代治疗方式的非临床安全性评价

分会场主持人

解建勋 博士,DABT

杨森研发非临床与转化安全中国负责人

汪巨峰 博士

康龙化成(北京) 新药技术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

ADC药物的毒理与安全优化策略

贺全仁 博士

艾博生物药理与毒理高级副总裁

mRNA 疫苗的非临床研究策略和要点

扈正桃 博士

成都华西海圻医药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抗肿瘤PROTAC药物研发中的安全性思考

杨光 博士

奥瑞药业首席科学官

体内基因编辑的非临床安全性评价

张炜 博士

北京茵诺医药科技有限公司非临床高级总监

分会场301 早期临床研究挑战

分会场主持人

李改玲 博士

Certara 中国首席科学官,全球综合药物开发部高级副总裁

刘东阳 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北医三院药物临床试验机构副主任及临床药理与定量药理研究室负责人

本分会场聚焦早期临床研究的难点痛点,探讨如何把控风险、借助临床药理与模型技术,加速创新药转化。

创新药早期临床研发的难点、痛点与解决方案

李改玲 博士

Certara 中国首席科学官,全球综合药物开发部高级副总裁

新药早期临床试验风险把控关键要素

张菁 博士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抗生素研究所副所长

华山医院药物临床试验机构常务副主任、I期临床研究室主任

以模型引导为特色的创新药临床早期开发关键技术展望与思考

刘东阳 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北医三院药物临床试验机构副主任及临床药理与定量药理研究室负责人

15:30-17:00

分会场102 创新药发现和递送平台技术

分会场主持人

刘宁姝 博士

星浩澎博公司董事长,复星医药全球研发中心联席CSO

沈宏 博士

罗氏高级副总裁,罗氏中国创新中心负责人

DEL技术:近期发展及应用前景

李进 博士

成都先导药物开发有限公司,创始人/董事长/CEO/首席科学家

药物递送的前沿领域

谢雨礼 博士

微境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

差异化硅基递送系统的设计和临床转化

马恺 博士,助理教授

清华大学医学院助理教授

神经系统药物脑血屏障递送和开发新技术

韩照中 博士

领诺医药创始人,首席执行官

分会场202 转化安全评价支持新药开发

分会场主持人

解建勋 博士,DABT

杨森研发非临床与转化安全中国负责人

扈正桃 博士

成都华西海圻医药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支持首次人体实验的非临床安全研究要求

王庆利 博士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药理毒理学部部长

新药临床早期开发阶段收益与风险分析及决策

史琳 医学博士

远大医药研发总裁兼首席医学官

ICH S7:QT/QTc间隔延长的非临床评价

汪巨峰 博士

康龙化成(北京) 新药技术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

CD3-双特异性抗体安全性生物标志物的转化研究

徐红梅 博士

杨森(中国)研发肿瘤转化研究首席科学家

分会场302 产学研合作模式探讨

分会场主持人

刘毓文

薄荷天使基金创始合伙人,北京新生巢创始人

坚持长期主义才能超越“从0到1”

黄岩谊 教授

北京大学生物医学前沿创新中心副主任

北京大学化学学院教授

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生命科学联合中心研究员

源自临床、面向产业的“产学研医”协同新药研发

钱锋 教授

清华大学药学院院长

题目待定

李宁 医学博士,博士生导师,主任医师

国家癌症中心党政办公室主任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副院长

临床研究国家质量评价和促进中心(肿瘤领域)常务副主任

如何加强中国药物研发的源头创新和转化?

陶维康 博士

齐鲁集团副总裁兼全球创新药研发总经理

Institutional Entrepreneurship

唐秋嵩 博士

罗氏中国创新中心罗氏中国加速器负责人

圆桌讨论

以上主持人及讲者

9月15日 星期五

09:00-10:30

分会场103 临床前转化:类器官助力转化医学

分会场主持人

沈浩 博士

复星凯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官

姚鸣 博士

诺华全球药品开发(中国)生物标志物和诊断负责人

类器官技术在疾病建模及转化医学中应用

赵冰 教授,博士生导师

伯桢生物科技(苏州)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家

“MiniPDX” 体内版类器官的转化应用

闻丹忆 博士

上海立迪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执行总裁

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生物样本库分会/PDX 学组常务副组长

肿瘤免疫微环境多维度分析加速早期临床研究标志物发现

王佳茜 博士

裕策生物创始合伙人,转化医学部总监

分会场203 产学研医结合开发放射性药物中挑战与机遇

分会场主持人

王正 博士

南京思锘新药研发有限公司CEO

张裕民 博士

江苏华益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首席医学官

题目待定

程震 博士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

原创新药研究全国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分子影像中心主任、课题组长

全球创新核药技术迭代趋势分析

须涛 博士

苏州智核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CEO/总裁

核医学诊疗一体化新进展

李方 教授,博士生导师,主任医师

北京协和医院核医学教研室主任

中国医疗装备学会核医学分会会长

放射性药物开发中的挑战与机遇

王正 博士

南京思锘新药研发有限公司CEO

分会场303 抗肿瘤药物早期临床研发中剂量探索

分会场主持人

陈晓媛 博士

清华大学医学院临床试验中心行政主任、研究员

阳国平 教授,主任药师

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临床试验研究中心主任,临床药理中心主任

抗肿瘤药物的剂量探索在传统细胞毒化疗药物时代以MTD为目标,随着分子靶向药物、免疫药物的研发进展,肿瘤药物的剂量效应关系呈现不同的特征,需要采用不同的剂量探索策略,本节拟讨论不同类别肿瘤药物早期剂量探索研究的方法和策略。

FDA肿瘤药物剂量优化项目——Project Optimus

王亚宁 博士 | 远程演讲

武汉朗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CEO

ADC类药物在肿瘤领域的早期剂量优化策略——基于案例的介绍

李敏 博士

荣昌生物临床药理副总裁

细胞基因治疗药物在肿瘤领域的剂量探索考量——血液肿瘤案例分享

应志涛 医学博士,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淋巴肿瘤内科主任医师

细胞基因治疗药物在肿瘤领域的剂量探索考量——实体瘤案例分享

齐长松 医学博士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消化肿瘤内科

11:00-12:30

分会场104 细胞基因治疗

分会场主持人

沈浩 博士

复星凯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官

姚鸣 博士

诺华全球药品开发(中国)生物标志物和诊断负责人

Gene editing and beyond

魏文胜 教授,博士生导师

北京大学生命科学院教授,生物医学前沿创新中心

博雅辑因创始人

圆因生物创始人

ipsc衍生细胞治疗产品中美监管要点

范靖 博士

浙江霍德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创始人,首席执行官

基因编辑与细胞治疗:从原创基础研究到临床转化

刘明耀 教授

华东师范大学生命医学研究所所长

上海邦耀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

mRNA技术应用和前景展望

王潇 博士

楷拓生物联合创始人,首席执行官

分会场204 伴随诊断同步开发的现状与挑战

分会场主持人

苏欣莹 博士

辉瑞(中国)研发转化医学和伴随诊断负责人,高级总监

郑以 博士

复星医药全球研发中心COO

全球多中心临床研究和申报中诊断/伴随诊断的策略及挑战

殷晓璐 博士

阿斯利康精准医学部中国区负责人

抗肿瘤药物MRCT中Biomarker选择与CDx开发的挑战和考量

茅新如 博士

燃石医学药企合作部副总裁

圆桌论坛

本分会场讲者及

胡劲捷 博士

前FDA CBER高级审评员

胡云富 博士

泛生子首席医疗官

沈志荣 博士

百济神州副总裁,全球转化研究及转化医学负责人

应建明 教授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病理科

张景宇 博士

罗氏肿瘤生物标志物研发中国区负责人

分会场304 对话:科学洞见,拨云见日——论成熟靶点非肿瘤药物临床开发

分会场主持人

张菁 博士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抗生素研究所副所长

华山医院药物临床试验机构常务副主任、I期临床研究室主任

李劲彤 医学博士

中日医院药物临床试验研究中心副主任,I期临床试验中心主任

对话一:小核酸药物早期临床开发

金玉燕 博士

上海圣因生物临床与非临床部门

负责人/高级副总裁

vs

王方芳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心血管内科副主任医师

I期病房负责人

对话二:从全球同步研发到中国早期临床研究探索——以TG103为例

王娟

石药集团心血管和内分泌领域负责人

vs

金江丽 主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GCP中心I期临床试验病房

对话三:成熟靶点非肿瘤分子的临床开发——IL-23单抗为例

郑世瑞

信达生物制药临床药理总监

vs

武晓捷 博士,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I期临床研究中心副主任

9月14日

09:00-12:00

Q2 Solutions生物标志物解决方案研讨会

—— 聚焦肿瘤免疫治疗、传染疾病与中枢神经系统药物临床开发

第一部分: 肿瘤免疫治疗和中枢神经系统疾病

9:00-9:30 开幕致辞及展望

Patrice HUGO 博士

Q2 Solutions首席科学官

9:30-10:10 病理完全缓解:免疫肿瘤学、新辅助治疗、研究设计、终点和经验教训

John COCHRAN,MD,FCAP

Q2 Solutions首席医学官/首席病理学家

10:10-10:30 阿尔茨海默病:生物标志物的新时代

Patrice HUGO 博士

Q2 Solutions首席科学官

10:30-10:45 答疑 & 幸运抽奖

第二部分: 伴随诊断和传染疾病

10:45-11:20 伴随诊断经验分享

张韵 博士

百济神州临床生物标志物高级总监

李薇

罗氏诊断伴随诊断商务发展负责人

Shin-Jee Chan

Q2 Solutions北京负责人高级总监

11:20-11:45 传染疾病:关注乙型肝炎病毒慢性感染

Patrice HUGO 博士

Q2 Solutions首席科学官

11:45-12:00 答疑 & 幸运抽奖

13:30-17:00

百时美施贵宝中国研发科学日

汇聚资深科学家,多角度探讨创新药物研发的前沿思考和实践,内容包括:免疫学前沿科学探索,定量系统药理(QSP)助力药物研发,实体肿瘤临床开发策略分享早期临床科研创新及创新生态圈圆桌对话。

开场演讲

Max KIRKBY

百时美施贵宝 中国研发代理负责人

Jonathan SADEH 医学博士

百时美施贵宝全球研发高级副总裁,免疫与纤维化药物开发负责人

Michael BURGESS 博士

百时美施贵宝全球研发高级副总裁,转化医学负责人

Immunotherapy Targeting NK Cells | 远程演讲

田志刚 院士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免疫学研究所

多组学技术解析衰老的生物标志物、靶标和干预策略

邓海腾 教授

清华大学生命科学院

Mechanistic Modeling to Advance Drug Discovery and Development

Brian SCHMIDT 博士

百时美施贵宝执行总监,定量系统药理学(QSP&PBPK)负责人

Advances in Clinical Trial/Research in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and Sjögren's Syndrome

张卓莉 教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风湿免疫科主任

Innovations in Oncology: Emerging Modalities and Novel Combinations

Jonathan CHENG 医学博士

百时美施贵宝 全球研发高级副总裁,肿瘤药物开发负责人

圆桌讨论:科学 合作 共赢

讨论嘉宾

邓海腾 教授

清华大学生命科学院

张卓莉 教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风湿免疫科主任

陈晓媛 博士

清华大学医学院临床试验中心行政主任、研究员

王彤焱 博士

迪亚恩中国董事总经理,全球高级副总裁

边 峰 博士

百时美施贵宝执行总监,全球药物研发中国综合科学团队负责人

牛海荣 博士

百时美施贵宝执行总监,中国研发临床开发部负责人

9月15日

9:00-12:30

以终为始:科学引领的早期临床研究策略

本场论坛邀请国内早期临床研究PI,从不同维度和领域探索早期临床研究策略,击破研究痛点,赋能创新药临床研究。

09:00-09:30 题目待定

PI讲者已邀请

09:30-10:00 稳定核素示踪与临床药理研究

江骥 教授

原北京协和医院临床药理中心

10:00-10:30 浅谈药物临床试验设计技巧与运行

刘泽源 教授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五中心南区

10:30-11:00 茶歇

11:00-11:30 C-QTc研究在创新药心脏安全评价的应用

侯杰 教授

高博临床研究中心

11:30-12:00 经口吸入制剂临床研究

贺晴 教授

高博博仁医院I期中心

12:00-12:30 Car-t疗法的临床药理研究

苏恒 先生

高博Core-lab

付费参加CDDI大会可获取免费参加2023亚洲大会的机会

关于迪亚恩

迪亚恩是一个全球化、跨学科的国际性学术平台,在中立的环境中,融合医药研发领域全行业的意见领袖,探讨当前研发的技术问题,提升专业能力,以及催化行业共识,在全球医药研发领域享有很高的声誉。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